悌道数千年,历久而弥新

发布时间:2021-08-25   浏览量:1549 来源:子曰师说公众号


· 兄友弟恭——悌的本意


“孝悌”为中国人传统伦理的基本构成,孝与悌,本就是相生相伴的情怀。《论语》的第一篇就指出:“其为人也孝弟(悌),而好犯上者,鲜矣”,也就是说,孝顺父母、敬爱兄长的人,很少会忤逆不道。就此,一个人拥有孝和悌的品质,已被看作是为人为事的道德保障。

那么,何为“悌”?贾谊《道术》曰:“弟爱兄谓之悌”,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长。而推演开来,“悌”所提倡的,就是兄友弟恭,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

如果说“孝”,是两辈人之间理想的相处模式,那么“悌”,就是同辈人之间理想的相处模式。

0


伯牙、叔齐就是最广为流传的兄友弟恭的典范。商朝末年,孤竹国的国君偏爱第三个儿子叔齐,希望将君主之位传于叔齐。但当他去世后,叔齐却不慕权势,依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,希望遵长兄伯牙为新任君主。可伯牙也不肯继位国君,他认为应当顺从父亲遗愿,由三弟叔齐继位。由于彼此谦让,两兄弟先后避走他乡,宁流落异国也不愿与自己的亲兄弟争抢国君之位。

相比后世里太多手足相残、你死我活的兄弟阋墙之事,比如郑庄公对其弟“郑伯克段于鄢”的狡诈阴险,比如曹丕对曹植“相煎何太急”的嫉恨迫害,伯牙、叔齐之间似乎略显迂腐气的谦恭友爱,实在已是太过弥足珍贵。在伯牙、叔齐的心中,“悌”不是令人桎梏的礼教,不是虚以示人的伪装,而是源于惜惜之情的,一份对彼此的爱护。

0


· 无坚不摧——悌的运用


由此来看,“悌”是什么?它不仅是社会提倡的规矩法则,它更是人人心底皆有的一寸仁义的土壤。《论语》说,“孝弟(悌)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拥有孝悌之心,是仁爱之本。而《孟子》更是单刀直入地指出,“义之实,从兄是也”,也就是说,从兄即为“悌”,“悌”即为义。那么,“有仁有义”,这不正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吗?原来,保有一片赤诚的孝敬之心,即是仁者,存有一份热忱的手足之情,即是义士。

既然如此,“悌”还是教条吗?它不过是一种发现,发现了血浓于水的本性,发现了彼此认同的快乐,发现了互帮互助的益处,发现了团结一心的契合。只要把这个发现应用于实际,“悌”,就在我们的家庭里、在我们的朋友间、在我们的同事中生根发芽了,生长出的擎天大树可改换天地。


0


“桃园三结义”就是一棵树漫植成一片森林的典型。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从互不相识结为异姓兄弟,同心同德,开创进取,打造出构成三国鼎立之势的西蜀政权。他们之间的忘我相助、生死相交,三股力量汇集成了一棵足以抚近怀远的苍天巨木,然后三人的生命境界都如星火燎原般壮大,吸纳贤良,良禽择木,蜀地终于就此成就了赫赫一方的鼎立之势。

这就是“悌”的力道,它用最柔软、最深情的纽带,捆系出了最无坚不摧、最牢不可破的一梁巨椽。


0



· 海内兄弟——悌的延展


桃园结义,为我们的文化留下了属于血性男儿的一篇热血神话,成为人们萍水相逢时根植心底的对于知己的向往和情结。这种异姓相交,它也给后世人指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方向——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”(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)。

如果对“悌”的理解只是局限于血亲之间,那么就辜负了儒家对这份美好人性的期待和追求。陶渊明说得好:“落地为兄弟,何必骨肉亲?”这就明确将“兄弟”的意义从家族之内推广到了大千世界的浩浩洪流中。人生如尘,江湖四海,漂泊如絮,相依相伴,此时结交的“兄弟”之情,是跨越了家族血缘的,一份更深的情缘。

“悌”发展到此时,它的生命力才真正长久而强大。


0


相惜即为友朋,认可即为同志,交心即为兄弟,珍爱即为姐妹,在世界无限大又无限小的今天,我们每个人的“悌”道,更加可以放诸于四海,喜结同道人。

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,信任、珍惜、理解、互助,这就是悌道延展到当今的意义。“悌”的良好属意,不止一墙之内,已泛乎四海之间,不仅恭敬事上,更彼此惺惺惜存。

0


因此,对于当今众多独生子女的家庭,“悌”的意义不是减弱了,而是更加重要了。独生子女的手足至亲不在咫尺身边,而是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找寻、去付出、去交换挚爱与诚恳、去体贴虽无血脉相连却要坦而相伴的志同道合之友。

“悌”的光辉在此时,比圈束于一家之中时,更为光彩夺目,震撼人心。

悌是义气,义正而情重;悌是体贴,亲近而体己;悌是从心,笃爱而意诚;悌是和睦,友顺而投契。

0


评论(2)
游客
{{item['name']}} {{item['c_time']}}

{{item['content']}}

{{{pagelist}}}